作者簡介
袁衛星: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語文特級教師、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現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執行所長。
期中來了!
準備中,進行中,結束啦?您的孩子,正處于期中考試的哪個階段?無論在哪個階段,孩子的分數、排名都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面對孩子的試卷,家長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績好的家長固然心情舒暢,喜笑顏開;孩子成績差的家長則垂頭喪氣,為此著急。
其實,無論是對家長來說,還是對學生來說,怎樣正確看待考試成績,怎樣解讀考試成績,有時候比考試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那么,怎樣讓分數變得有溫度,真正能起到考試促進每個孩子進步的初衷?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袁衛星曾經寫給當時正在讀高中的女兒的舊文,讓我們重新閱讀這封信,也許能對執偏的家長有所啟發,能對困頓的孩子有所幫助。
親愛的女兒:
今天是你在學校拿成績單的日子。考前,你在電話里和我說,你感到有些緊張。那時我告訴你:
考試,尤其是重要考試緊張其實是一種常態,絕大多數人重要考試都緊張;適度的緊張有利于發揮,有利于集中精力將重要考試完成。如果完全不緊張,完全不焦慮,重要考試也和平常考試一樣來對待的話,也許反而不利于考出好成績。
現在,面對即將而來的成績單,你是否仍然有一些緊張?或許你已經從老師那里打聽到了你的各科成績。
爸爸想先告訴你三句話,和你聊聊如何看待考試成績。
第一句話:考試是一次總結,但不是終結
今天,親愛的女兒,我想說的是,考試是一次總結,它是教與學的一個基本環節,對教與學進行檢查和評價,并從中起到反饋的作用。這樣的考試我們無法躲避,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考試,我們只有微笑著面對,才能獲得經驗,汲取教訓。
對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的估量,分數是一個簡單的標尺;對一群學生成績的比較,名次是一種輕易的排列。有時候我們會忍不住問問分數,忍不住看看名次……但除了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我們還應當看看別的:看看你的學習目標是否已經明確,看看你的學習興趣是否日益濃厚,看看你的學習意志是否堅韌剛強,看看你的學習基礎是否牢固扎實,看看你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有效……
老師呼喚的是這樣的學生:不為分數而學習卻取得了好成績,因為他在學習中獲得極大的快樂;不為名次而考試卻考出了真水平,因為他毫無負擔地將自己投入了競爭。
第二句話:學習不能簡單用分數和名次來論斷
對于一個學期的學習,不能簡單用分數和名次來論斷。
初高中的教學目標和能力要求是大不相同的。高中畢業,要面對國家的一次選拔性考試——高考,因此,學校平時的考試必須順應高考。順應高考,也就是順應大綱的要求。大綱規定,高考試卷的難度系數在0.55—0.65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是滿分100分的試卷,參考學生平均分數應在55—65分之間。
對于在初中里拿慣了80、90甚至滿分的你來說,應把心態調整過來,先問一問平均水平,再問一問最高得分,這樣既找到差距,又獲得心理的平衡,出現不及格,也不至于大驚小怪,關鍵是找到失分的原因。
學習上的優勢與劣勢從來不是絕對的。考班級或者年級第一名(以此類推到最后一名)的,昨天是你,今天是他,明天或許換了別人……總有一人考最后,也總有一人考第一。
在升與降的調整中:
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實力。不能再以初中時的排名來衡量,因為你現在的同學和你一樣接受過中考選拔。
其次要看清自己的能力。是真考好了,還是撞個正著?是真考砸了還是一時的粗心?是全科冒尖還是一枝獨秀?是全面倒退還是一科拖腿?
最后要看清自己的潛力。如果是“騏驥”,能不能來個“十駕”而不是“一躍”?如果是“笨鳥”,能不能來個“先飛”而不要“驚弓”?
高中三年還有的是你修正完善的時間,關鍵是你能不能用行動大聲地對自己對老師對同學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我能行!”?
第三句話:學習是對生命的充實、對心靈的擴展
考試是一次總結,但不是終結。分數、名次,它展示著一部分的真實,也掩蓋了另一部分的真實;它表現了一方面的公平,又隱藏了其他方面的公平;它把立體的東西平面化,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
作為一名高中學生,既要重視分數,重視名次,把它作為參照自己學習的一面鏡子,激勵自己向上的一種動力,同時更要明確,學習是對生命的充實、對心靈的擴展,這種充實這種擴展指向無限多的方向,決不是靠幾門課程的分數就能體現出來的。
在這個終身學習觀已在全球范圍內確立的今天,我們要拿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去爭取自己成功的人生。在不需要進行考試的學習內容上,我們仍然要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在無法用排名比較的領域中,我們仍然要投入飽滿的求知欲望……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為自己生命的喝采而努力!
這里,我還想略微具體地和你談一談高中三年的學習方略。
第一點,要明確學習的目的
學習是一苦差使,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但也有人把苦事變成了樂事,那是他找到了學習的意義。真如尼采所說:“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我們為什么而學?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為感謝老師的培育之情,為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也為自己的衣食生存,為自己的榮譽名聲,為自己的有為人生……
我希望你能夠做這么幾件事:
1.注意收聽收看國內外時事新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2.讀一本偉人傳記,我推薦你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的傳記;
3.針對自己的思想弱點找一句或寫一句能夠醫治這一弱點的“座右銘”,貼在醒目處;
4.每天用15分鐘左右時間寫日記,問三個問題:今天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5.在老師或爸爸媽媽的指導下,試填一次高考志愿。
第二點,要激發學習的興趣
研究證明,如果一個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積極性高,就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發揮20%—30%。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說,興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點,其力量好比炸藥,立即把障礙物炸得干干凈凈。
在激發學習興趣這個問題上,我希望你試著做一做這么幾件事:
1.如果你喜歡文化課以外的學習(比如電腦、繪畫、球類)到了癡迷的程度,能不能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一次適當的調整,在這個月中間,在癡迷的項目上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轉移到文化課中去,以求得一個月后的適度平衡;
2.如果你特別不喜歡某門學科,你一定要找課任老師聊一聊,聽聽他對這門課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介紹,最好再問一問他當初是怎么學這門課的,你還可以問一問班上對這門功課感興趣的同學,他們的興趣從哪里來的;
3.每一個章節學完,你不妨扮演一回老師的角色,給同學(互相這么做最好)出一份試卷,你們互相批改,互相講評,一定會很有意思。
第三點,要磨練學習的意志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充滿了競爭的緊張學習,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萬米,誰堅持不懈,誰就能成功。如果想今后升入高校、進入社會后,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并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么在高中學習期間,就不應該有曬太陽的時間。
磨練學習的意志,我建議你試做以下幾件事:
1.每天早起,堅持跑上1000米;晚上做100個仰臥起坐或俯臥撐(哪怕從200米開始跑起,從10個開始做起,漸進);?
2.考試失敗,學習中受到挫折,主動地找老師談一談,找到原因,尋求改變。
3.盡快養成一套適于自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該學習時就學習,該休息時就休息;不被老師牽著鼻子走,不搞臨時的考前突擊;預習、復習、作業階段分明;上課專心致志,下課有疑便問;日有計劃,對照執行。
要永遠記住這樣一個公式:狀態〉方法,方法 〉苦干!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自我實現”的人視為個性發展最健全的人。在他看來,這些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鞭策,而無需領導進行約束、監督和獎勵懲罰。
作為你的爸爸,我主張讓你主動發展,主張讓你發揮個性,從而實現“自我實現的人格”的初步塑造。而這一切的一切,需要你踏實起步,從每一堂課,每一本書,每一個在校與不在校的日子做起。
我有理由相信:你會努力在每一分每一秒,你將無愧于青春的每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