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課本,拿著書單買教輔”已成為每學期開學之初,學生和家長們的“規定動作”。
提到教輔書的選購原則,我們特意采訪了某重點中學班主任張老師。張老師對《超能提分筆記》印象深刻。因為去年一輪復習的時候,年級里都在用,復習效果還不錯。最近接到許多家長的咨詢,除了備考之外,提到最多的就是關于如何選擇輔導書,張老師對教輔書始終堅持不宜過多,兩本足夠。
1 備考前教輔書有沒有必要?
不過,由于有關規定禁止學校為學生統一訂購教輔,眾多家長、學生涌進書店的同時便隨之遇到各種難題:教輔書編者水平不一,講析層面不同,對教材的挖掘見仁見智。張老師建議選擇知名出版社、知名主編的教輔書做參考。例如全國高考必拜三大巨頭之一的王后雄老師的系列教輔。
2 備考提前準備,老師推薦是首選
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市場上大多數真題類圖書都是簡單的匯編和解析,沒有根據難度、知識體系、考察方向等做認真歸納,都是偏重訓練和解答,很難在訓練中將知識體系串聯起來。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做了大量類似的題目,每次再遇到略有變化的題目就束手無策,就是因為沒有掌握知識的內在關聯。張老師建議學生和家長不要盲目購買太多教輔材料,題做得多不一定就是高效,往往還會事倍功半。
老師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熟悉教材內容,明了教輔材料,又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知道哪些書對學生最適用,哪些書實用價值不大,老師最有發言權。張老師提起2017版《超能提分筆記》,在分類解析和知識串聯方面做了特別標注,拿起書一看一目了然,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點。
3 聽“過來人”的意見
在對高二學生的訪談中,“我不經常買教輔書,一般只選擇自己的薄弱科目,比如數學、英語,因為這兩門要多做真題才能熟能生巧。買書的時候,主要看是否有答案和詳解,并且能舉一反三的練習,不然買了也白買。我買書時會參考老師的意見,還有高年級師哥師姐的意見,他們用過都說好的書,肯定沒錯。”另外,一些經久不衰的教輔必然有其出色之處,那些經過歷屆師生檢驗的書,每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可能有部分同學有顧慮,我們學校都定了輔導書,那還有沒有買的必要,其實學校訂的書一般是一輪復習用書,與《超能提分筆記》不沖突。《超能提分筆記》主要分為四大板塊:
板塊一:考點梳理,解題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及考綱要求,整合必備知識,梳理核心考點,運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解題依據與答題要點。精選對點考題,突破熱門考點。
板塊二:考法拓展,解題通法
總結解題規律,提煉考試通性通法,精選典型例題,精準對接考法,在典題例證中歸納答題模板,破譯答題奧秘,全面提高學生解題速度和答題精度。
板塊三:考卷送檢,易錯警示
結合考情及錯例,針對學生考卷答題中的典型易錯點、易混點、失分點,精準診斷致錯原因,找出題干陷阱,探究解題思路,總結答題規范,規避考試失分點。
板塊四:考題集萃,提分演練
優選典型試題,高效對點集訓,配合真題感悟,無縫對接高考,熟練答題技巧和規范,練速度、提能力,查漏補缺,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應試能力。
在老師復習的基礎上,再用《超能提分筆記》精準指導自己的復習,會讓你的成績提升的更快。